您现在的位置: 脑性瘫痪疾病 >> 脑瘫原因 >> 正文

脑性瘫痪的康复训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11-8 10:20:09

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physicalthyrapy,PT)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thyrapy,OT)

语言疗法(speechthyrapy,ST)

教育疗法

药物疗法: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

中医治疗:药浴、蜡疗、推拿、针灸、按摩

常用PT方法

Bobath法-发育神经学治疗法:此法贯彻两个基本原则,即控制异常的姿势反射,促进正常姿势反射、正常的运动形式。

Vojta法-诱导疗法: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与改善患儿的运动机能。R-K,R-U

上田法-相反神经抑制法:对重度脑性瘫痪缓解挛缩效果特别明显,特别是远端痉挛重者

教育疗法:

Peto疗法-引导式教育

早期干预

教育个训

引导式教育

引导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功能障碍者的异常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正常。

引导式教育是一套旨在使运动机能失调的儿童学习如何融入社会的教育系统。

适用于任何年龄组,对智力低下,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不能理解引导者语言者不适用。

早期干预、教育个训

早期干预:适于2岁以下患儿,通过感知觉刺激及运动促通促进患儿正常智力运动发育。

教育个训:适于2-3岁以上患儿,针对不同个体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提高患儿语言、认知水平。如蒙台梭利教育法。

Bobath法

抑制性手技(RIP)—打破异常姿势,保持正常姿势

1.抱球姿势—抑制头背屈,角弓反张,上肢后伸,下肢硬直,ATNR

2.全身伸展姿势—抑制脊柱后弯,股关节和膝关节屈曲,TLR

3.侧卧位对称姿势—两上肢及两手保持正中位,两下肢对称屈曲,侧位于床上

促通性手技:在抑制异常姿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一些正常的姿势和运动

抗重力头立直模式

对称性坐位模式

上肢和手的保护性伸展模式

手、口、眼协调模式

关键部位

头部:

1.俯卧位、坐位、立位:使头部伸展、可促进全身伸展

2.仰卧位:是头部屈曲,可抑制颈部及肩胛带回缩

3.手足徐动患儿起立步行时,头部屈曲可抑制股、膝关节过度伸展

上肢、肩胛带

1.前臂内收、肩关节内旋,可抑制伸展紧张,对手足徐动有效

2.前臂外展,肩关节外旋、肘关节伸展,可抑制胸部及颈部肌肉屈曲,手指伸展

3.肩关节外旋上举,可抑制屈肌紧张性屈曲,促进脊柱、髋关节及下肢伸展

4.上肢外旋,向后方伸展,促进脊柱伸展,适用于重度痉挛型脑瘫

下肢、骨盆带

1.在伸展位外旋,促进下肢外展及足关节背屈

2.足趾背屈,抑制下肢紧张性伸展,促进足关节背屈及下肢外旋外展

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

1.压迫

2.位置反应和保持反应

3.扣击

扣击性手技:

抑制性扣击:用于拮抗肌,抑制紧张性的肌肉,激活紧张性低的相反肌群

压迫性扣击:对于紧张性低的肌肉予以压迫扣击,使其能保持一定姿势

交互性扣击::为实现正确的相反神经支配,以两手交互轮流扣击

扫刷性扣击:对表在感受器予以扫刷,可激活局部肌群并达到协同收缩的目的

应避免的姿势模式

整体运动模式

角弓反张模式

下肢硬直模式

跪位上肢前方伸展支撑模式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白癜风哪治的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zbxt.com/ntyy/1241.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性瘫痪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