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脑性瘫痪疾病 >> 脑瘫简介 >> 正文

脑性瘫痪疾病妇儿疾病百科脑性瘫痪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6-7-24 14:26:42

【妇儿· 疾病百科】脑性瘫痪

脑性瘫瘫百科

1、脑性瘫痪定义

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瘫)是指脑在发育成熟前(受孕到婴儿期)各种缘由而至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式异常,可伴随智力发育障碍、癫痫、行动异常或感知觉(如听觉、视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多在1岁内出现,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大约为1.5‰-5‰。分为痉挛型、运动障碍型、共济失调型及混合型四型。脑瘫患儿中有25%~40%智力不足,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认为脑瘫就是“智力低下、痴呆”的认识是毛病的。

2、脑性瘫痪病因?

1、先天性遗传因素、脑发育异常、先天性代谢病、先天性染色体病等2、母孕期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心衰、贫血、休克、昏迷、药物中毒等3、早产和胎儿发育不良4、脑缺血缺氧窒息5、新生儿核黄疸6、新生儿脑部受伤、脑炎、脑膜炎、脑血管意外等。

2、小儿脑瘫可防可治吗?

婴幼儿的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康复措施恰当,可获得最好效果。如未能初期进行恰当的功能康复,异常姿式和异常运动模式就会固定下来。同时,由于运动障碍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等二次伤害。脑性瘫痪的医治措施包括:物理医治、传统医学医治、营养神经医治等。

针对脑瘫的高危因素我们可以在出生前、围产期、出身后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孕妇在孕期要加强营养,避免接触放射线,避免患风疹、带状疱疹、巨细胞包涵体病及流感等疾患;孕后期避免重体力劳动,预防早产。生产时注意避免产伤引发的颅内出血,如小儿有颅内出血应积极抢救,尽快控制出血;对有窒息的小儿应及时救治,避免长时间的脑缺氧;对严重黄疸的小儿应尽早医治,避免高胆红素血症乃至核黄疸的产生。

3、如何初期发现脑性瘫痪?

如果宝宝存在以下因素则需要引发高度重视,请及时于小儿康复科或神经内科救治,由专业医师对宝宝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①早产儿、低体重儿、出身时及新生儿期有严重缺氧、惊厥、颅内出血和核黄疸等脑瘫的高危因素;

②有智力发育迟滞、情绪不稳定和易惊;运动发育缓慢,肌张力异常增高或低下、肌肉痉挛等典型表现;

③对外界反应能力较同龄儿差,姿式控制不良,存在癫痫、视觉、听觉障碍等。

-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四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zbxt.com/ntjj/774.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性瘫痪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