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脑性瘫痪疾病 >> 脑瘫简介 >> 正文

民声直达丨脑瘫孩子的公益康复路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 11:59:34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有着健全的肢体,却无法坐立行走,他们不是聋哑儿童,却极难清晰表达。他们就是被称为折翼天使的脑瘫儿童,这些孩子在生活上需要父母全方位的照顾,在康复过程中又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为了帮助贫困家庭中的脑瘫儿童,去年年初,承德市救助站儿童保障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技能指导与心理援助专项活动,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记者也和承德市救助站儿童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近了这些脑瘫儿童,用镜头记录了他们一年来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

在承德市救助站儿童保护中心宽敞的活动室里,李新畅,任郑哲几个小朋友正为大家表演他们新学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虽然孩子们的演唱并不完美,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当众表演节目,也是第一次赢得掌声。唱歌这种对于健全孩子并不难完成的事情,对于脑瘫孩子来说却是得来不易的。

每个脑瘫患儿童背后都有一个痛苦的家庭,帮助一个孩子,其实是帮助了整个家庭。年,从事儿童救助工作多年的冯树岭站长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许多农村脑瘫儿童家庭陷入了要照顾病儿,父母无法抽身不能打工挣钱;收入减少则无力承担患儿后期康复的高昂费用,不得不选择放弃治疗;孩子得不到治疗,状态越来越差更离不开父母照顾,家庭越加贫困的恶性循环。要知道通过后期的按摩康复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脑瘫孩子的生存状态,有些孩子通过后期康复训练甚至可以像健全人一样工作、生活。为了能帮助这些贫困的脑瘫儿童家庭,承德市儿童保障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脑瘫儿童家庭康复技能指导与心理援助专项活动。

已经7岁的任郑哲看起来要比同龄的小朋友弱小很多。从三岁的时候被诊断为脑瘫后,妈妈就带着他在长春亲戚家做康复治疗。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让任郑哲从不会坐,不会走,一天天有了变化。

明明知道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改变儿子的命运,但因为高昂的费用而选择了放弃,让任郑哲妈妈一直觉得愧对自己的儿子。这次免费参加康复培训,不用花钱就能在家给儿子做康复了,这让她又看到了希望。

在随后的日子里,承德市救助站儿童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康复专家们对全市范围内的贫困脑瘫儿童家庭进行了几轮地走访,入户调查,专家评估。最终23个贫困脑瘫儿童家庭得以参加此项活动,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儿童保护中心。

殷卫东是承德恒纳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这个项目具体负责人。这天一大早他就带着公司员工以及儿保中心的工作人员等在儿保中心门前,欢迎孩子们的到来。

整洁明亮的房间,完善的配套设施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这一切对于这些生活在农村贫困家庭,几乎没有走出过家门的孩子们来说是那样新奇和有趣。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除了让孩子们吃好住好,儿保中心还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小惊喜。

孩子和家庭们忙着拆礼物熟悉环境的同时,从河南请来的专业康复老师也已经赶到了。顾不上旅途的劳累他们马上与儿童保护中心的负责同志一起商讨起第二天培训工作的细节。

经过一天的休整,紧张的培训课程就要开始了,老师们教授的康复手法有作用吗?家长们能领会吗?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又能有多少呢?让我们明天继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zbxt.com/ntjj/12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性瘫痪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