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
中医传统康复承载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延传至今
但古老的它也长期被人们误解既古板又老气
很多人对中医传统康复有误解
一提到就只想到喝中药
其实这是片面的
现在跟着小编了解了解吧
-概念-
中医传统康复是指在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整体思维,在维持机体健康或促进机体恢复健康过程中,所运用的推拿技术、针灸技术、拔罐技术、中药治疗(中药疗法主要可大致分为内服中药和中药熏蒸疗法,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中药熏蒸疗法)等中医药内外治法,以及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保健技术的统称。中医传统康复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疗效确切,有的简便易于操作,有的则深奥需全心研究。
-实施总则-
1、严格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和辩证观来制定康复方案,因人、因病、因地、因气候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相应的康复措施。
2、合理安排休息与运动,掌握动静结合的原则,要做适当的运动健身,还要对康复功能训练进行指导与护理。
-推拿-
作用原理:
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整骨复位,活血化瘀,强筋壮骨,通利关节,舒筋活络。
作用机制:
(1)利用神经和器官的功能手法,既可兴奋神经功能,又可以抑制过于亢奋的神经活动,对神经和器官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
(2)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3)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
(4)缓痛和止痛。
(5)正骨和复位。
(6)修复创伤组织。
(7)防止组织萎缩和关节僵硬。
临床应用:
对内、外、妇、儿均可应用。常用于骨伤康复、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瘫、截瘫的康复都有很好的效果。
(1)手法治疗偏瘫,点穴治疗截瘫,周围神经病损等。
(2)拉整复位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腰椎疾患。
(3)手法治疗胃下垂、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高血压等。
(4)有独特的小儿脑瘫成套治疗手法。
禁忌症:
(1)局部皮肤有破损或皮肤病。
(2)骨关节结核、骨折或肿瘤局部部位。
(3)骨质疏松症、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精神性疾病等。
(4)月经期、孕妇腰骶部及腹部。
(5)饥饿、过度疲劳、剧烈运动及酒后也不宜立即进行推拿。
-针灸-
“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灸”是指艾灸,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熏或燃灼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作用原理:
针灸作用于人体的经络或腧穴,可以起到平衡阴阳、调畅气机、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作用机制:
(1)功能调整作用。
(2)免疫增强作用。
(3)镇痛作用。
临床应用:
(1)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卒中、脑瘫、脑膜炎等后遗症。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外伤性截瘫等。
(2)疼痛类疾患,风湿类疾患、肩关节病、肩周炎、颈腰椎病等。
(3)神经精神类疾患,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分裂症、痴呆症等。
(4)其他内、外、妇、儿科疾病。
禁忌症:
针刺禁忌:
(1)重要脏器部位不可针。
(2)大血管所过之处应禁刺。
(3)重要关节部位不宜针刺。
(4)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缺盆以及腹部、腰骶部腧穴。
(5)小儿禁针囟会。
(6)女子禁针石门。
(7)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禁针。
(8)大怒、大惊、过劳、过饥、过渴、房事、醉酒等禁针。
灸法禁忌:
(1)凡接近五官、前后二阴及大动脉的腧穴,均不宜用灸法施治。如风府、心俞、丝竹空、承泣、素髎、人迎等。
(2)病在三阳不宜灸,阴虚内热者不宜灸,表证不宜灸,温热病不宜灸,湿热病不宜灸等。
(3)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4)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拔罐-
作用原理:
拔罐是通过负压作用于身体表面,从而产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作用机制:
(1)温热刺激,机械刺激。
(2)调整阴阳,祛邪扶正。
(3)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临床应用:
常用于治疗腰背痛、颈肩痛、风湿痛、落枕、感冒、消化不良、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皮肤病等。
禁忌症:
(1)拔罐过程中和拔罐后都要注意保暖,拔罐后不要洗冷水澡。
(2)拔得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拔罐后不宜马上洗澡,胸口、肚子不宜拔,不宜同一位置反复拔。
(3)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4)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5)心、肾、肝严重疾病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6)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7)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
(8)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
(9)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出血等禁用。
-中药熏蒸疗法-
作用原理:
利用中药煎液的热量和蒸汽,对病人的皮肤和患处进行熏蒸洗浴,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熏法和蒸气浴法。
作用机制:
(1)药物渗透作用,中药煎煮以后,中药的有效成分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渗入皮肤,进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改善微循环,人体在熏蒸过程中,皮肤温度会升高,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血液循环增快,促进了皮肤和机体的新陈代谢,可以促进关节肿胀的消退和促进组织的再生能力。
(3)物理温热作用,因为熏蒸可以降低皮肤的末梢神经的兴奋性,可以缓解皮肤的紧张,肌肉的痉挛和强直,这样可以减轻和缓解关节的疼痛。
临床应用:
(1)颈肩腰腿痛,如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颈椎病、肩周炎、肩背酸痛、肌无力、风寒湿性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痛等。
(2)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引起的肌肉疼痛、关节肿痛、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3)慢性胃肠炎虚寒型、慢性盆腔炎寒凝血瘀型、痛经等妇科病及消化系统疾病。
(4)脑血管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如偏瘫、局部麻木、无力等。
(5)风寒袭表而见畏风寒、项背肌肉酸痛、风寒感冒以及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6)皮肤疾病,如皮肤疮疡疥癣、顽固性瘙痒症等。
禁忌症:
(1)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脑出血、重度贫血、动脉硬化等患者不能熏蒸。
(2)过度饥饿、过度疲劳时不能熏蒸。(饭前饭后半小时不能熏蒸。)
(3)妇女妊娠及月经期不能熏蒸。
(4)急性传染病不能熏蒸。
(5)有开放性创口、感染性病灶、年龄过大、婴儿或者体质特别虚弱的人不能熏蒸。
(6)对药物过敏者不能熏蒸。
-刮痧-
作用原理: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作用机制:
(1)利尿排毒、发汗排毒、清除毒素。
(2)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3)清热解毒、温经散寒、消炎止痛。
临床应用:
常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禁忌症: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醉酒后神志不清时,不宜进行刮痧。
(2)对身体虚弱、久病卧床、体质瘦弱者不应用刺激过强的手法。
(3)对孕妇严禁刮痧。
(4)妇女乳头严禁刮痧。
(5)小儿囟门未合时,严禁在头顶部刮痧。
(6)有自发性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严禁刮痧。
(7)严禁在皮肤感染、破损部位,如:湿疹、癣、疱疹、烫伤、烧伤等处刮痧。
(8)肿瘤的部位不要刮痧。
(9)对于内科危重病人,如: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肝硬化腹水、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腹症及不明诊断者严禁刮痧,以免贻误病情。
(10)刮痧时应注意避开凸起的大血管所在部位。
(11)手术后创口未愈及骨折处不要刮痧。
(12)神阕(肚脐)处禁止刮痧。
-传统保健-
太极拳
太极拳是流传最广,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传统体育康复手段。它集中了古代导引的精华,它以柔韧、浑圆、稳定、灵活、放松、运动强度不大为主要特征,是一种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的运动。
太极拳的特点:
(1)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2)姿势要求轻、柔、圆、缓。行动时它的动作自然安稳,轻松柔和,既要依一定次序而动,又要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样使练习者周身的关节和肌肉依照一定程序交替舒缓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
(3)行动的要求心情安静,精神轻松集中,重要的是练拳时始终是以意识引导动作。因此它可以减轻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疲劳,达到身心休息的目的,还可以修身养性。
(4)太极拳要求呼吸自然深长,对呼吸是个很好的锻炼。
(5)太极拳以柔为主,刚柔相济,男女老幼都能够练习,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
五禽戏
动作特点:
(1)猿形:学猿的跃、闪、采、转、进、退动作,体现猿的灵敏、圆滑。
(2)熊形:学熊的推、攀、摇、晃行走动作,体现熊的稳重有力。
(3)鹿形:学鹿的触、走、盘坐等动作,体现鹿的矫健善走。
(4)虎形:主要学习虎的抓、扑、旋转动作。体现虎的刚劲猛捷。
(5)鸟形:学鸟的飞、落、伸展等动作,体现鸟的平衡轻快。
主要作用:
实践证明五禽戏对人体五脏均有作用:虎形能益肺气、鹿形能健脾气、熊形能舒肝气、猿形能固肾气、鸟形能调心气。临床上常用于肺气肿、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亦可用于抗衰老和保健。
中医传统康复博大精深
还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真的活到老学到老
希望大家可以不断地尝试
接触中医传统康复
了解中医传统康复
-END-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zbxt.com/ntjj/10966.html
几千年来中医传统康复承载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延传至今但古老的它也长期被[详细]
脑瘫治疗是现阶段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小儿脑瘫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详细]
几千年来中医传统康复承载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延传至今但古老的它也长期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