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脑性瘫痪疾病 >> 脑瘫简介 >> 正文

感觉统合与孩子语言发展的关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2-3 19:01:52

1.前庭失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前庭失调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听。如果听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就很可能习得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发音不清、添加、替代等,影响说话的质量。在交谈中,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对方说话,则可能出现答非所问,让对方感到心不在焉,谈话难以维持,影响正常交流。

2.本体失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本体感觉主要指肌肉的收缩与伸展、弯曲以及关节间压缩的感觉。人体依靠这种感觉进行动作和行为调节,有目的地进行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由此所产生的自身状态和运动。本体感不足的孩子,会因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控制不良,造成语言障碍。

3.触觉失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触觉失调表现为触觉十分敏感或过度迟钝,对于触觉过分敏感的儿童害怕别人触摸,容易紧张害怕,性格孤僻,人际关系较差,不愿说话。因此,发音器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造成其僵硬不协调,言语能力及交往能力发展均受到影响。而对于触觉过分迟钝的儿童,在说话时,下颌、唇、舌等构音器官感觉迟钝而造成的精细运动不佳,也会出现语言障碍。

4.听觉统合失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听觉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比如: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特别害怕听到某些声音;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等。这些不良的表现,都会影响到儿童对语言的理解以及表达。

5.视觉统合失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视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视觉不平顺,阅读时出现跳字、跳行,写字时,容易丢三落四,不能很好的把字写在田字格内。视觉统合失调还会影响到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以至于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语言发展。

感统失调,请第一时间治疗

相信爸爸妈妈们已经明白,为什么感觉统合失调会导致儿童语言障碍,以及感觉统合对于儿童在认知发展、行为动作和情绪调节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12岁以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很难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内容源于网络,有改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张涛医生简介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医院、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副主任。师从著名儿童康复专家马丙祥教授,进修于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擅长

小儿神经发育学评估;

高危儿早期筛查与干预;

运动障碍:脑瘫、发育迟缓、脑炎后遗症、迟缓性麻痹;

心理行为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感觉统合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抽动障碍等;

其他:小儿癫痫及对发热、咳嗽、腹泻、积食等常见病、多发病。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zbxt.com/ntjj/10952.html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性瘫痪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