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脑性瘫痪疾病 >> 脑瘫分型 >> 正文

癫痫为什么如此青睐儿童呢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4 14:15:11
导语据WHO统计,全世界有万癫痫患者,其中万分布在发展中国家,80%得不到正规治疗。全球15岁的活动性癫痫患者,占总病例的25%。

全球癫痫流行病学情况

很多家长会问:“我孩子为什么会得癫痫,可以治愈?”

答案:是肯定的,这一点也得到我院的刘晓蕊主任的认同。

那为何,癫痫如此青睐儿童呢?

这主要是因为:①母亲在孕期或生产时出现异常,包括胎儿宫内缺氧、脑损伤等会导致孩子癫痫。胎儿先天发育或先天性代谢异常也会导致癫痫。

②颅内的感染、脑炎、代谢紊乱以及成人脑血管病也会导致癫痫病的发作。

③有三分之一的癫痫患儿与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看电视、打游戏机、玩iPad和手机有关。癫痫是因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电脑、电视、游戏机和手机正是一种快速性荧光刺激,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异常兴奋,这种兴奋作为诱发源,对脑发育不良、脑血管畸形、脑肿瘤以及曾经受到脑外伤等患者,很容易引起癫痫疾病发作。

癫痫专家·刘晓蕊

★医院癫痫诊疗首席专家

★被患者誉为“抗癫圣手”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

★河北卫视《健康有话说》客座专家

刘晓蕊医生擅长儿科癫痫、原发性癫痫、继发性癫痫、疑难性癫痫、顽固性癫痫。

今天,我们刘晓蕊医生就对几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问答

Q1

Question1儿童癫痫

语言功能损伤后能恢复吗

刘晓蕊:儿童癫痫患者的语言区分为运动型语言中枢、感觉性语言中枢,分别位于额叶和颞叶,相关药物治疗或者物理治疗会让患者短时间内会出现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但是大部分患者,经过后期反复的锻炼后,均可恢复。不用担心孩子目前的语言障碍,也不可以停药或者减少药剂量。

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癫痫病情、降低发病频率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如果患儿出现药物副作用,医院进行检查和分析,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可以缓解副作用、是否可以换药等等。

家长需要了解,所有的抗癫痫药物都是以降低脑部电流交换的原理研发的,因此某些患儿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能力降低问题。这都是短暂时期的正常表现。

Q2

Question2

新生儿惊厥属于癫痫吗

刘晓蕊:新生儿期惊厥患儿发生难治性癫痫的可能性更高,特别是围产期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感染的患儿。更易合并严重类型的癫痫。

新生儿惊厥发作后出现的癫痫20%~25%为婴儿痉挛症,亦有其他早期癫痫综合征,如早期肌阵挛性脑病约占8.3%,早期婴儿癫痫性脑病约占4.2%,其他癫痫类型可包括全身和局灶性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

新生儿期惊厥患儿若发生癫痫多伴有智力发育迟缓和脑性瘫痪,提示出现严重脑损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均为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病因,且均已被认为是脑性瘫痪、脑发育迟缓继发性癫痫的重要危险因素。

Q3

Question3

儿童良性癫痫真的是良性吗

刘晓蕊:是这样的,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因为这种病没有脑的器质性改变,神经系统检查正常,CT及磁共振检查也正常。

得病以后孩子的智力发育不受影响,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作越来越少,大约有90%的患儿12岁时可停止发作,到17岁时几乎全部患儿都停止发作了。

所以,临床将本病年龄特点总结成两句话“10岁以内发病,20岁以内停止”。

良性癫痫可以暂时观察,不急于开始治疗,因为患有这种良性部分性癫痫的孩子,不论治疗与否,大多数在15-16岁之前癫痫可以自行缓解,其中少部分患儿发作很稀少,甚至终生只发作1-2次,对这种孩子的过度治疗将会是弊大于利的。

Q4

Question4

关于生酮饮食

刘晓蕊:在多种癫痫治疗方法中,有一种名为生酮饮食的特殊饮食疗法。这是一种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会让身体进入某种代谢状态,可以减少一些患儿的癫痫发作。比如说一些已耐药的癫痫患儿。

然而,这种饮食模式极其复杂,所以必须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才能实施,不建议普通人自行尝试。对于大多数患儿,我们都不会指定任何的特殊饮食模式,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保持均衡饮食即可。

Q5

Question5癫痫

患儿的常见问题和应对办法

刘晓蕊:癫痫很常见,约每百人就有一人会受到癫痫影响。不过大多数患儿的发病情况都可以通过药物得到良好控制,过上和正常儿童基本一样的生活。

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曾癫痫发作过,请一定要注意规避掉孩子发作时的风险因素。比如孩子自己游泳、关着门洗澡等等。不过若是偶尔的发作,家长也不必阻止孩子进行所有活动,更仔细地照顾好他们就好。

一些严重的癫痫患儿发病会很频繁,每周甚至每天都会发病。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活动、上学甚至与朋友相处。

请注意,癫痫患儿有更高的可能性患上如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或是孤独症等问题。因此请更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zbxt.com/ntfx/12899.html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脑性瘫痪疾病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